00.引子
每次和别人聊起三国,说到刘备三请诸葛亮这段,我总觉得有点意思。
你说这事儿是真的吧,正史里就写了那么一句;你说它是假的吧,诸葛亮自己又在《出师表》里提过一嘴。
所以三顾茅庐这事,它真的存在吗?
01.故事是怎么传开的
我得先说,咱们熟悉的三顾茅庐版本,大多来自《三国演义》。
罗贯中写得确实精彩,又是下雪又是张飞发牢骚的,画面感十足。
展开剩余74%但正史《三国志》就特别省墨水,就说了刘备去了三次才见到人。
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,历史故事好像都会越传越详细。
我老家有个民间传说,我爷爷那辈讲的时候只有三句话,到现在我侄子都能讲上十分钟了。
说不定三顾茅庐也是这样,一开始就是个简单事儿鼎宝融,后来被大家越说越丰富。
02.诸葛亮需要这个传说吗
说实话,要是搁现在,诸葛亮绝对是个营销高手。
出山前就把自己包装成“卧龙”,还自比管仲、乐毅。这要放到现在,那就是在简历里写“能力堪比马云”啊。
我有个做HR的朋友说,现在招聘时,候选人要是说“上家公司老板三顾茅庐请我”,立马就显得特别重要。
诸葛亮那时候可能也一样,有这么个故事,他在刘备团队里的地位就稳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诸葛亮在《出师表》里,确实写了“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”,这可是写给皇帝看的正式文件,总不能瞎编吧?
03.历史的魅力
我想了想,可能是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重视。
刘备好歹是个皇叔,都能放下身段去请一个种地的读书人,这多给人希望啊。
现在找工作,能遇到个肯耐心面试三次的老板都不容易,更别说上门请了。
所以这故事听着就让人觉得暖心,好像世界上真的有人才被重视这回事儿。
再说了,这段子确实讲得好。一波三折,最后还有个好结局,谁不爱听啊?
要是一开始诸葛亮就自己送上门,那这故事早没人记得了。
04.真假还重要吗
说实在的,我现在倒觉得真假没那么要紧了。
就像过年吃饺子,谁还在意最早是谁发明的?
重要的是现在,大家团聚在一起吃饺子的这个氛围。
“三顾茅庐”也是这样,不管是真是假,它已经成了咱们文化里的一部分。
它告诉我们,人才值得被尊重,诚意最能打动人。
这些道理,放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。
发布于:江西省启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