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王嬴政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。他自诩“功高三皇,德盖五帝”,因此创造了“皇帝”这一尊号,自此天下的最高统治者皆以此为名。嬴政的权势与威名流传千古,但在他的生命中,有一个女人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,那就是他的母亲赵姬。在男权至上的社会里,女子往往地位卑微启点优配,但赵姬却因与嬴政的命运紧密相连,而被后世反复议论。
嬴政的父亲嬴异人,本是秦国并不受重视的庶子。他的母亲地位低微,史籍上只留下了“毋爱”二字,可见毫无宠爱可言。公元前290年至前260年,秦赵两国冲突不断,嬴异人被当作政治筹码,送往赵国邯郸做人质。在这个特殊时期,历史上著名的“奇货可居”者吕不韦登上舞台。他慧眼识人,认为异人虽处困境,却有潜力成为继承人,便与之达成约定:助其回国登基,以换取权势地位。吕不韦甚至将自己心爱的女子赵姬赠予异人,由此引出一段扑朔迷离的故事。
关于赵姬的身份,历来争议不断。有说法认为她出身赵地贵族,家世显赫,嫁给异人是联姻之举;也有记载称,她原是吕不韦的姬妾,在歌舞宴席中被献出。由于先秦史料散佚,加之后人有意无意的改写,使得赵姬在出嫁前便蒙上了香艳色彩,这对她来说并不公平。事实上,她的一生既被政治所裹挟,也被流言所困扰。
嬴异人能够重返秦国并继承王位,并非凭借外交谈判,而是在秦赵交战时买通守城将领,趁机逃离邯郸。一旦进入秦境,他便安然无恙,而赵姬和年幼的嬴政却被留在赵国。直到嬴政九岁时,他才结束了在敌国的“质子”生涯,与父亲相聚。值得一提的是,后来行刺秦王的燕太子丹,也曾在赵地为质,并与嬴政相交甚密。这说明嬴政童年长期受制于赵国,生活并不自由。
展开剩余67%嬴异人即位后史称秦庄襄王启点优配,但仅仅三年便去世。十三岁的嬴政仓促登基,肩负起国家重任。人们原本同情这对母子的坎坷遭遇,谁料赵姬却卷入新的丑闻:吕不韦频繁出入后宫,被传与太后有私情。当时的吕不韦已是秦国权臣,他深知若沉迷私欲,仕途将毁,因而毅然舍弃赵姬,选择了权力之路。
然而,赵姬的故事并未就此终结。她遇上了嫪毐,情感几乎令她失去理智。《史记·吕不韦列传》记载两人关系极为不堪,这里不必细述。可以确定的是,赵姬对嫪毐十分宠信,甚至在宫外秘密生下两子。为了袒护情人,她不顾宫廷体统,赋予嫪毐种种特权,甚至封其为长信侯。赵姬的张扬举动,几乎将丑闻公然化,彻底挑战了当时的礼法。
公元前228年,赵姬去世,然而她生前留下的种种乱局,皆由嬴政来收拾。吕不韦虽曾助秦国立下大功,但因权势过重,又与太后有暧昧之嫌,被嬴政深恶痛绝。他被贬逐外地,还屡次收到威胁信件。嬴政甚至质问:“你与我有何血缘?凭什么自称仲父!”吕不韦知大势已去,最终饮鸩自尽。嫪毐则因嚣张跋扈,自称“假父”,结果被嬴政车裂,连同他与赵姬的二子也一并处死。
回顾赵姬的一生,她的前半段是受人摆布的棋子,嫁给人质之子,颇令人同情。尤其是嬴异人远走时,她带着幼子在异国受困,更显悲凉。然而,当她贵为太后后,却未能珍惜身份,反而沉溺情欲,最终背负“淫乱”的骂名,连累儿子嬴政饱受尴尬。想象一下,年少的嬴政一边有“仲父”,一边有“假父”,这无疑对他的心理与治国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多年后,秦始皇统一六国,成为铁血严酷的君主。他的后宫没有立皇后,也少有宠妃,这或许正是因母亲的过往留下了阴影。赵姬,这个历史上颇具争议的女性,既是权力斗争中的牺牲者,也是自毁声誉的当事人,她的一生折射出乱世中女性的悲剧命运。
参考文献:《史记》《吕氏春秋》启点优配
发布于:天津市启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